五个《Google Analytics 筛选器》进阶使用技巧,资料检视要这样用
五個《Google Analytics 篩選器》進階使用技巧,資料檢視要這樣用 在 《Google Analytics 篩選器》實作攻略 這篇文章中我有很基礎的介紹了篩選器這個功能,但究竟實務上我該怎麼使用它?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幾個 Google Analytics 篩選器的常見使用方式、以及我個人使用的一些心得,提供給你們參考。 在閱讀此篇文章前請務必確認你已經閱讀過《Google Analytics 篩選器》實作攻略、或對篩選器有基本的認知。 目錄 《篩選器》能對 Google Analytics 網站分析帶來甚麼價值 1.排除內部IP/內部流量 2.按照流量管道區分資料檢視 3.按照裝置區分資料檢視 4.按照國家區分資料檢視 5. 按照子目錄/子網域區分資料檢視 其他使用篩選器的注意事項 《篩選器》能對 Google Analytics 網站分析帶來甚麼價值 篩選器這個功能可以讓你在 Google Analytics 內創建多個不同的資料檢視、並各自在資料檢視上套用不同的規則,藉此提升網站分析的工作品質(當然,篩選器還有其他常見的用途,像是排除公司內部的IP、流量),以我 Harris 先生的網站來說,我獨立開了兩個資料檢視,各自是自然搜尋以及直接流量,在事前規劃資料檢視的分類架構、並利用篩選器進行分類,能幫助我們更有品質的觀察數據。 (點圖放大看) 如果沒有事前創建多個資料檢視,並用篩選器進行資料檢視的規劃,你的數據會全部參雜在同一個資料檢視中,之後要分別從各個維度去觀察時,就只能依賴區隔、次要維度、自訂報表…等功能,但事實上進階區隔與篩選器各自有不同的優劣勢,在不同情況時我們要用不同的方法來維持分析工作的品質。 以上圖來看,我們可以看到篩選器的優劣勢,雖然它不像進階區隔般的靈活,但它可以協助你避免數據取樣的問題,且只要設定後,效果永久存在於該資料檢視中,更重要的是,多管道程序報表與轉換報表的"程序視覺呈現"不能使用進階區隔,如果你要觀察特定條件的轉換細節來進行轉換優化,你必須要依賴篩選器,在這篇文章裡我更會陸續說明為什麼要使用篩選器、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它的重要性。 (另外,篩選器是你設定後才會開始生效,它沒辦法套用到歷史的數據上,所以你必須要盡早規劃、盡早設定,未來在觀察上才會更加有效。) 篩選器裡面有許多不同的維度可以使用,你可以依照流量來源進行設定、也可以依照國家、搜尋字詞來進行設定,後面我將介紹幾個常用的方式給你參考。 […]